首页 > 寻根敬祖 > 正文
陕西省彬县底店镇牛堡村牛姓探源
作者:陕西 李栓民    发布时间:2015-07-16 09:36:01    阅读: 次    
牛堡村位于彬县南塬50里侍郎湖畔。村子东边原来有一棵陕西省最大的古松,树干需三人才能合围,1991年初春倾倒。村子西边的一棵古槐仍然顶风傲雪般存在,据说有千年以上。树干需四人才能合围。枝干内空,成人在内可自由穿梭。村子南边的侍郎湖更是名闻遐迩。湖边新建了春秋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伍子胥祠庙。这些不但证明了牛堡村的风景之优美,更加印证了牛堡村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

2005年,牛堡村和北村二村合一,更名为牛北村。全村共有人口1300多人,李姓为村里的第一大姓,有210户890人之多。从祖辈的言传口授中得知,牛堡村李姓原来姓牛,不知什么朝代,牛姓出了一个大官,因罪要被朝廷满门抄斩。后来有一小男孩逃至舅舅家,跟随舅舅姓李。这一传说,我村60岁以上稍有文化的老人都知道,只是无人考证。

今年9月,我偶尔接到了牛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牛向阳先生的电话,询问我村李姓原为牛姓一事,我便如实作了回答。牛老师让我调查一下,我也感到责无旁贷,就开始了我村牛姓探源的第一步。

双休日回家后,我首先询问了我村78岁高龄的李彦富老人,得知牛姓先祖名叫牛金谅(亮),和明朝刘瑾公公同朝为官,是帘内的大官(他认为帘内的官比帘外的官大),我随即和牛老师通了电话,经多方查找,无牛金谅其人,线索一下子中断。第二次回家后,我又探询了李振兴(65岁,有文化,博学多才),他告诉我听他在县城工作的堂弟李明利曾告诉他,不知什么地方发现了牛金谅墓,寻找后人,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一听牛金谅确有其人,更加信心倍增,随即托人和李明利取得联系,才得知是大佛寺文官所一位老干部询问牛金谅情况,原来他是看古籍或古碑石上有“城南50里有牛金谅”。李明利答道:“那是我的老先人。”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由此可见,牛金谅是不是我们李姓的先祖还有待查证,但牛金谅确有其人。牛堡村李姓原来姓牛千真万确,我村正好位于彬县县城南50里。

从祖辈的言传中得知,牛堡村在明代最为辉煌,从什么时候改为李姓无从查考,但李姓后来分为东、南、西、北四大份,我村现在居住的李姓乃为东、西两大份,南份为北村李姓,北份在彬县小章镇南一乡村。古时北为首,家谱在北份,让长子带走了。1967—1976年,该村的李得中在底店革委会任主任,在和我村的老人闲谈中承认家谱在他家,对牛堡村的地名尤为熟悉,说他的老家在牛堡村。

10月27日,经小章镇路村完小校长杨润虎的联系,我租车专程去了距我村90多里的小章镇南一乡村,找见了李得中(已去世)爷爷的孙子李书勤。说明来意,他便将我领到了他的大哥家。大哥不在,大嫂取出了她们家族的“影”(神主)让我查看,令我大失所望,该神主共修了四代。待我向其要家谱时,他们都说文革时交上去烧了,未见到过家谱,但只听说老家在牛堡村。一会儿几位同族的中年人也来了,经过攀谈,才得知他们祖上是一位祖奶奶带着一个儿子来此定居,距今约在十代人以上。估计是明末清初时期,这位祖奶奶从我村改嫁过来吧,起坟茔还可寻见。来人都说未见过家谱。杨校长一再挽留我吃饭,盛情难却。席间我又托李书勤继续打听,看是否有家谱踪迹。李得中爷爷文革中被批斗几年,一种可能是交了国家,另一种可能流落别处。李书勤答应继续寻找,一有踪迹便电话告我。

期间我又翻阅县志,明代的县志多已遗失,只有明万历年间的县志被邠人黄金来先生和清朝的县志合编了一本《邠州志译注》,但记载不详,无先祖牛金谅其人,只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是我村在明代村名叫牛弼村。这个村名和隋代吏部天官牛弘的弟弟牛弼肯定有关。因为牛堡村和长武县相公镇的牛弘家乡并不远,不过一百多里。是不是隋末唐初迁往我村,或是唐太宗贞观二年因畏罪逃至牛弼村,这些都是个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牛氏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加深,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给后世子孙一个完整的答复。
另外,历代相传我村祖上是从山西大槐树迁来,也还有待考证。

                                       彬县底店镇牛北村   李栓民
                            2011.11.18晚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