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牛氏居住地捏掌村、常乐村的来历
作者:河南 牛永利    发布时间:2015-07-10 10:14:20    阅读: 次    
捏掌村

沁阳市西北30里有村曰捏掌,系古之村落。其村先名为坦掌,元朝至正八年后更名为捏掌。其村北靠太行山,南临尧池圣水,东为义庄,西为赵寨,为紫陵镇与西向镇交界。近800公里的焦枝(焦作至湖北枝城)铁路穿境而过,于此曾设捏掌站。其村水源丰富,盛产荸荠、莲藕,曾为贡品。

考捏掌村史,其源在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其村中学附近出土有石刀、石斧原坯。而其村最早记载为宋绍圣二年(1095年),《大宋国怀州河内县利仁乡坦掌村重修尧圣庙记》:

“……凡我帝尧遗兹者,德而帝之然也,按覃怀图经云:郡城乾隅三十里,古有尧圣庙,乃国家省赛之祠,及庶民向祈之庙也……昔帝因巡守,帅师至此,因息思浆,求无获济,忽睹斯境,犹掌润泽,帝乃圣意阴符,龙指按捏,寻感醴泉应手,泉涌无涯,滔滔而莫测深浅,混混而不舍昼夜,夏则冷而太清,冬则温而益暖……浩流十五里,济民百万余家,故因而村名曰坦掌,乡号利仁,莫不圣德之殊,仁道之大哉。”

金大定五年(1165年),村民引北泉与中泉相合,在尧圣庙前开泉为池,池上围以石雕栏杆,池水四季泉涌如游龙吐珠。又开西泉为河道,名为尧河。

元至正八年(1353年),《河内县坦掌里重修济渎庙碑》:
“怀之河内县西北距都城地一舍当太行之雄□□□□曰:坦掌,旧有济渎神行宫二所居里之震地……”

至今济渎庙与尧圣庙香火不断,仍为斯民所祭祀。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四月二十八,邻近乡民皆到此赶庙会。清人范照黎有诗赞曰:
处处清泉绕绿畴,帝尧遗迹著千秋。

紫陵始祖牛正宗祖七世孙滕奎之子鄰斗后裔便在此繁衍生息,薪火相传。


常乐村

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0里有村曰常乐,其名原为太平古庄,宋天圣八年更名为常乐。其村北为尧河,南临沁水,西接长沟,东毗新庄。古之村民多以造纸、苇编为业,造纸业保留至今。

据传,宋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李顺与王小波之子王脉带领一股农民起义军路过此地,当时村中正在演戏。义军首领李顺问村民:“此村何名?村民诺诺而答:“太平古庄。” 李顺哈哈大笑道:“太平古庄?常乐就是。”光阴荏苒,时光飞逝,村中一直保留有演戏习俗。后来留在此地的起义农民与当地居民俨然成为一体。有一年,村中又在演戏,王小波之子王脉看到乐处,趁兴写下:“太平古庄常演戏,如意舞台乐丰年。横批:常乐。”天圣三年间,河内县来了新知县,新知县来到村里,见灯火辉煌,大摆筵席,村民正在看戏。知县老爷观此和睦景象,便填词赋诗,挥毫一联:常乐不忘酒戏会,欣然深入此境中。由于连连使用“常乐”二字,索性村民将此二字镶嵌在寨门之上,从此之后“太平古庄”便更名为“常乐”。

村名虽为常乐,村民却并不常乐。由于其村濒临沁河,虽无旱情之忧,却有水灾之患。明万历年间紫陵牛正宗七世孙腾奎在常乐建了别墅,并纠众建拯民堤及长春堤各十余里,数万家侍以无恐,今之围村河,乃滕奎与其弟一麟后裔所建。明崇祯五年李自成起义军攻怀庆府,流寇掠太行下,滕奎依水为塞,贼不敢犯所,全活甚众。村民为了纪念滕奎,将其生前的建设以 “牛”开头命名,今之牛桥、牛街、牛十字皆是。

明崇祯十四年正月洛阳陷落,王铎打消了去南京做礼部尚书的念头,为了摆脱落魄与孤寂,他到河内县进行了广泛的游历与考查,路过常乐,有感此处景致,赋诗一首曰《河内常乐村》:

      幽居真知足,不是避戎旌。
      村外闻樵响,花间羡鸟行。
      白河天气展,青岳客心生。
      即此无拘束,衣裳见太平。

王铎此诗首句藏知足“常乐”,尾句含“太平古庄”,而这里的“常乐”“太平”皆是腾奎建堤修寨的功劳。
紫陵始祖牛正宗七世孙滕奎之弟一麟后裔,便在此繁衍生息,香火绵延。


(2014年3月16日)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