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唐牛文宗墓志考释
作者:山西 牛建东 河南 牛向阳    发布时间:2015-07-10 10:05:21    阅读: 次    
\



一、墓志简介

《大唐故牛君墓志之铭》(以下简称牛文宗墓志),刻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志高470,宽480,厚100。铭文28行,行27字,楷书,四侧卷草纹。盝顶盖,盖高485,宽475,厚95,铭文3行,行3字,阳刻篆书,四杀卷草纹。该志2009年入藏大唐西市博物馆,对考证安定牛氏牛弘家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志文

    【志盖】大唐故牛君墓志之铭
    【志题】大唐故虢州阌乡县令牛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文宗,字法师,泾州安定人也。自昔白狼入贡,导殷帝之遥源;朱鸟壤分,承微子之遐祚。告迁周鼎,是宅南阳;云构汉基,厥居西土。长标浚源,擢修干而挺生;洪波广派,沐深涛而迥注。欲为纪传,岂尽名言者焉。祖弘,隋秘书监、太常卿、吏部尚书、奇章公。才优学赡,器宇与冬日齐煴;博识淹通,英姿共春云比润。父方智,唐凤州长史。清猷懿德,子将愧以深仁;谭思研精,仲舒惭其硕学。公以弱冠俊异,若甘茂之孙;幼而老成,等刘侯之子。释褐任国子学生。青衿揖其遗尘,缝腋许其高论。频来折角,屡座重筵。岂谓风树不停,日光遄迈。徒思抽笋,遂隔慈颜。空望寒鱼,长乖膝下。以四年(630)遭忧停任。于时贞观伊始,礼乐更张。延垂钓于渭滨,访版筑于岩穴。蒲轮屡降,旌弓以招。公以其材,遂膺斯举。以九年(635)授和州司户。十四年,转郑州司户,郑王骑曹。至十九年,三韩逆命,爰整六师,问罪辽东。途经蓟北,兵戎枢要,密物殷繁。以公干用济时,堪承机速,授公蓟县令。以永徽二年转授虢州阌乡县令。左控桃林之塞,右带听鸡之关,节传循环,王人络绎,公不废支承,无妨曹务。中牟阐鲁公之化,未与同伦;江凌沐刘昆之风,曾何等级。恐若松筠长茂,不改节于秋霜;岂谓蒲柳易凋,忽荡薄于春露。以永徽四年(654)六月六日,薨于阌乡县,春秋卌有七。三芝灵草,寮无验于琼田;四两胶精,空传名于胡地。夫人李氏,年在蕣华,幼承箕箒;岁居玉树,早弃丰颜。呜呼哀哉!即以其年十一月四日,合殡于京兆杜城西高阳原山礼也。于时宾鸿出塞,长洲暗而云霾;鶢鶋避风,孤城迥而寒总。光沉地角,星没天涯。睹松槚而增哀,望坟茔而下泪。但以市朝频易,平乐变为战场;川谷屡迁,岘山沉为汉水。乃刻玄石,勒此丰铭,不坠芳猷,式昭英烈。其词曰:
壤分朱鸟,贶表白狼。承家远胄,命氏遥长。汉居西土,秦启南阳。桂生兰植,得地斯芳。深仁叡哲,懿德钦明。苞举五典,囊括六经。独播英烈,遐构芳声。冬煴夏清,玉洁冰贞。城孤月迥,郊寒日沉。蓬惊荒隧,叶落残林。髴像篘苟,依稀凡禽。千龄万祀,还当聚金。
永徽四年岁在癸丑十一月己酉廿四日壬申


三、注释

1、家世
牛文宗家世显赫,为隋吏部尚书牛弘之后。唐《元和姓篡》云:“安定牛氏,状云牛金之后,逃难改牢氏,又改为遼氏。裔孙后周工部尚书临径公遼允,复姓牛氏。允生弘,隋吏部尚书,奇章公,生方大、方裕、方智。方大,隋内史舍人。方裕,唐金部郎中。”该墓志的出土有着重大历史价值,牛弘后人史书谨记三子之名,其孙辈信息缺失。墓志记载志主牛文宗为牛方智之子,填补了牛弘孙辈史书之缺。

志文“告迁周鼎,是宅南阳,云构汉基,厥居西土”、“汉居西土,秦启南阳”记录牛氏一族在周朝灭亡后首先定居南阳,汉朝建立后迁居西北。东汉初年牛邯任护羌校尉,牛氏由此兴于陇西。

2、家族人物
牛弘,字里仁(545-610),隋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须貌甚伟,性宽裕,好学博闻,隋文帝时任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宪。擅文学,通律令,主撰《大业律》十八篇五百条,有文集十三卷,已佚。大业六年,随从隋炀帝到江都,病逝,享年66岁,归葬安定。隋书(卷四九)、北史(卷七十二)有传。牛弘三子:长子方大,次子方裕,三子方智。三女牛晖。

牛方大(571—615),牛弘长子,官至内史舍人,大业十一年(615年)卒于东都履顺里第,时年45岁,葬河南郡河南县(今洛阳市)。

牛方裕,牛弘次子,《隋书》斥其“性凶险无人心”,从幸江都,与宇文化及、裴虔通等同谋弑杀隋炀帝,投唐后任莱州刺史。贞观二年,唐太宗诏曰:“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隋武牙郎将高元礼,并于隋代俱蒙任用,乃协契宇文化及,构成弑逆。宜依裴虔通,除名配流岭表。”贞观七年唐太宗又诏曰:“其子孙并宜禁锢,勿令齿叙。”(见《旧唐书•本纪第二》)

牛方智(575?-630),牛弘三子,唐凤州长史,约生于575年,卒于贞观四年(621年),享年50多岁。
牛文宗(607-653),字法师,祖牛弘,父牛方智,泾州安定人。贞观九年(635)授和州司户。十四年,转郑州司户,郑王骑曹。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途径蓟北,授蓟县令。唐高宗永徽二年转授虢州阌乡县(今灵宝)令,永徽四年(653年)六月六日,卒于阌乡县,年47岁。夫人李氏,早卒,永徽四年十一月四日,与夫合葬京兆杜城西高阳原山。

3、牛文宗墓志对晚唐宰相牛僧孺身世考证的意义
牛文宗墓志对考证牛弘八代孙晚唐宰相牛僧孺身世意义很大。杜牧撰《唐故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公墓志铭(并序)》云:“八代祖弘,以德行儒学相隋氏,封奇章郡公,赠文安侯。文安后四世讳凤及,及仕唐为中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于公为高祖。文安后五世集州刺史赠给事中讳休克,于公为曾祖。集州生太常博士赠太尉讳绍,太尉生华州郑县尉赠太保讳幼闻,太保生公,孤始七岁。”与杜牧撰牛僧孺墓志一样,李珏撰《牛僧孺神道碑》及《旧唐书》、《新唐书》等资料只记牛僧孺为牛弘后代,至于是牛弘三子谁之后则均无记载。

四库本宋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辩证》牛姓条目原注:“案《唐(宰相)世系表》,僧孺安定牛氏,出自汉主薄崇之后。遼允生弘,弘生方智,方智五世孙幼闻生僧孺。”实际上,《唐宰相世系表》牛休克至牛僧孺一裔并没有列在牛方智之后,而是另书一行,牛方大、牛方裕、牛方智之后均为空白,说明《唐宰相世系表》并不清楚牛僧孺一裔是牛弘三子何人之后,故四库本原注有误。

根据牛文宗墓志记载牛方智父子唐初没有受到牛方裕弑杀隋炀帝案影响来看,说明牛弘家族只有牛方裕后代会受到此案影响,并没有殃及牛方大与牛方智之后。唐代谱学盛行,牛僧孺既然为牛弘之裔,应该知道其为牛弘三子何人之后,但却出于某种原因刻意回避。另从《元和姓纂》记载富平牛凤及状云为牛金之后,却只字不提和牛弘关系分析,说明牛凤及对其父辈信息是极力回避的,这正增加富平牛氏为牛方裕之后的可能性。

4、地名解释
南阳,古代有二地:①、古南阳,《水经注》:修武,故宁,亦曰南阳。《战国策》:赧王四十二年,魏割南阳与秦,实修武然。则南阳其统名,而修武则魏之南阳地也。杜预曰:晋山之南,河之北,故曰南阳。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改修武邑为南阳邑,隶晋国。秦始置县治,隶三川郡。西汉高祖三年(前205年)将修武分为山阳、修武两县,隶河内郡。②、南阳郡,秦昭襄王35年(即公元前272年)设南阳郡(郡治今天河南南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仍为南阳郡。牛文宗墓志所记南阳为古南阳修武还是秦汉以来的南阳郡待考。

凤州,凤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南岐州为凤州,仍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统五郡:归真、广化、两当、武阳、广世。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废归真、武阳二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又废两当、广化、广业三郡。直辖梁泉、河池、思安、两当、同谷五县。大业三年(607年)凤州为河池郡。唐武德元年(613年),河池郡为凤州。

阌乡县,今属河南灵宝,原名胡。北周明帝二年(五五八年),在原湖城县旧址置阌乡郡,领阌乡县。隋开皇三年(五八三年),废阌乡郡。开皇十六年(五九六年),省湖城县入阌乡县,移治于湖城。义宁元年(六一七年),复置湖城县,仍置阌乡县。贞观八年(六三四年),阌乡县属虢州,宋、辽、金时期,湖城、阌乡改属陕州。一九五四年六月,灵宝、阌乡两县合并,阌乡县不再存在。

京兆杜城,今西安市雁塔区南部、长安县西南部及宁陕县东北部。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