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从唐代上党牛氏墓志看牛氏姓源
作者:山西 牛建东    发布时间:2016-12-26 17:47:45    阅读: 次    
摘要:“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是牛氏姓源在中华典籍中的唯一表述。因《元和姓纂》等历代姓氏书的流传,这一姓源已成为牛氏家族的主流姓源,并得到历代牛氏族人的文化认同。从目前已知的唐五代牛氏墓志分析,牛氏姓源已远远超出“得姓牛父”这一范围,大致可有得姓牛父、田单之胤、因生赐姓、成象命氏四种。
关键词:唐代;上党;牛氏;墓志;姓源

 
对于姓氏起源的追溯,无非是三种途径,一是史书典籍、二是传世谱牒,三便是墓志碑刻。
就当下而言,除《孔子世家谱》等少数名家大族外,能流传至今的家族谱牒,大多是明清时期启世的,而能追溯至中古先贤的也大都有攀高结贵之嫌,且很难有确凿可信的证据。就当前笔者所知的元以前牛氏家谱,多有疑点。而明代及以后的牛氏家谱,在十年文革中被付之一炬的就不计其数,留存其少。虽然近年来,修续家谱之风盛行,但真正能做到追根溯源,世系延续的已寥寥无几。若从姓源的角度考证,则参考价值甚微。
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在其所著的《金石录·周孔昌寓碑》跋尾中说:
唐以前士人以族姓为重,故虽更千百年,历数十世,皆可考究。自唐末五代之乱,在朝者皆武夫悍卒,于是谱牒散失,士大夫茫然不知其族系之所自出,皆不可惜也哉!故余录于此,使后学论姓氏者有考焉。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乱世,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仅短短半个世纪,但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确,这个时代不仅混乱了社会秩序,也紊乱了家族世系。赵明诚的记述,道出了墓志碑刻对研究家族谱系的重要性。同时,墓志碑刻所载的资料,本就是对史书不可或缺的补充。
历史上流传最广,人所皆知的牛氏姓源是:
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这是唐代林宝著《元和姓纂》关于牛氏姓源的描述,也是牛氏姓源在中华史籍中的唯一表述。唐以后姓氏书层出不穷,但均未超出这一范围。因《元和姓纂》等历代姓氏书的流传,这一姓源已成为自唐代元和年以来牛氏的主流姓源。流传至今,已得到历代牛氏族人的文化认同。
从目前已知的牛氏墓志分析,牛氏姓源已远远超出“得姓牛父”这一范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春秋战国时期按照周制:“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子之子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故以王父字为氏”的规则产生的姓源;另一类是根据远古神话传说,由家族传承的姓源。


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牛氏姓源
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与牛氏姓源有关的黄帝世系如下:

\

从上表可以得出,牛氏是黄帝之后。具体地说,牛氏是黄帝之后契和舜的后裔。契是商的始祖,是黄帝五世孙,也是黄帝之子玄嚣四世孙;舜是上古明君,是黄帝九世孙,也是黄帝之子昌意八世孙。玄嚣和昌意是黄帝二十五个儿子中最著名的两位。而契和舜分别是他们的后代,且更加名显于世。也就是说,牛氏分别是契和舜这两位显祖的后代,而有些墓志直接指称是黄帝之后。

(一)得姓牛父
这一支是黄帝之苗、殷商之裔、牛父之后。该类墓志所提及的主要始祖有:成汤、微子、牛父、牛辅、牛金、牛仙客。
先看看葬于潞州府西南的牛氏墓志关于牛氏姓源的表述:
①《唐牛玄墓志》(唐开元十八年即730年迁葬):宋大夫司马(按:司寇)牛之令绪,汉丞相辅之仍孙。十代祖金,魏朝右大将军。
②《唐牛鸾墓志》(唐宝历二年即826年葬):远祖自成汤受命有殷,微子受封于宋,以王宣公之子牛父为大司寇,至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则陇西之族兴焉。……仙客公以盛德佑唐。
③《唐牛延宗墓志》(唐乾符三年即876年葬):牛氏厥始,殷宋苗裔,司寇之胤。
④《后晋牛崇墓志》(后晋天福二年即931年葬):爰有牛氏之姓,殷王之苗裔,宋微子之荣宗。……后有牛公,官至司寇。
这支牛氏就是黄帝世系中的牛父支系,是殷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不过牛父是宋武公兄司徒皇父之子,与宋宣公是同辈兄弟,而非《唐牛鸾墓志》所述的“宣公之子”。牛辅是汉末中郎将,丞相董卓的女婿。牛金是曹魏时右大将军,被司马懿所害。
再看看隋唐三代宰相牛弘、牛僧孺以及牛仙客的家族墓志:
⑤《唐牛文宗墓志》(唐永徽四年即653年葬于长安):自昔白狼入贡,导殷帝之遥源;朱鸟壤分,承微子之遐祚。
⑥《唐牛意仁墓志》(唐开元六年即718年葬于安定鹑觚):昔周武伐殷,宋承其胤,公即宋司马(按:司寇)之苗裔也。
牛金本是隋代宰相牛弘之远祖,牛文宗是牛弘之孙,牛僧孺是牛弘八代孙,牛意仁是牛弘之族孙、唐代宰相牛仙客之父。可见,唐代潞州府城的这支牛氏,与隋唐三代宰相牛弘、牛仙客、牛僧孺是一个支系。
综上可知,得姓牛父说之所以流传广博并载入唐代官方姓氏书《元和姓纂》,首先是隋唐三代宰相牛弘、牛仙客、牛僧孺均从此说。加之《元和姓纂》等姓氏书以文字名世,便于传播,因此成为牛氏族人的主流姓源。可见,文化传播,载体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载体,才能传之久远,影响后世。墓志虽然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但因深埋于地下,不经出土难以面世,因此传播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二)田单之胤
这一支是黄帝之苗、舜帝之裔、陈满之后、田单之胤。该类墓志中所提及的主要始祖有太昊、黄帝、帝舜、陈胡公、田单。持这一说法的主要是唐代葬于高平市或壶关县沙窟村的牛氏墓志。
高平共出土唐代牛氏墓志3方,其中两方明确表述为陈胡公之后或田单之胤:
①《唐牛君彥墓志》(唐乾封二年即666年葬):陇西人也。帝舜之苗胄,陈胡公之后。
②《唐牛守墓志》(唐天宝三载即744年葬):陇西人也。承舜之苗胄,陈胡公之后,田单之胤绪。
壶关沙窟村西南二里共出土唐代牛氏墓志13方,明确表述为陈胡公之后或涉及到田单即墨之功的2方,同时还自称是牛金之后:
①《唐牛奘墓志》(唐开元十二年即724年合葬):自天垂象,挥剑气于酆城;列地画龙,破雄兵于即墨。后稷之苗,牛金之胤。
②《唐牛祥墓志》(唐开元十九年即731年合葬):帝舜之苗裔,陈胡公之胤绪,陇西牛金之后矣。垂有象地,列即墨之功。
除此之外,同样表述为牛金之后的还有6方,牛金被指称为将军或上党太守。
    陈胡公,妫姓,名满,字少汤,也称妫满或陈满,舜帝之后。周武王灭商建周(公元前1046年),将长女大姬嫁给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奉祀舜帝。妫满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扬善惩恶,励精图治,使陈国位居十二大诸侯国之列。妫满死后,谥号胡公,是为陈胡公。
    到胡公满十世孙妫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妫完与御寇私交相厚,妫完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其后子孙就以采地为氏,称为田姓。妫完也称田完,至于田完至田单的世系,已不可考。
田单,战国时任齐都临淄的市掾,因“即墨之战”而名扬四海。公元前279年,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并得到安平君的封号。
齐国田单为何又与牛氏有关了呢?因未见于文献,无史料可稽,笔者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田单以“火牛阵”破敌有方,火牛因此而功盖当世,田单的后代敬仰其功绩而以牛为氏;二是田单与田齐宗室的公子牛有血缘关系,公子牛之后以公牛为氏,而公牛氏的一支,改姓牛氏。
“公牛氏”出自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公牛氏。《姓源韵谱》曰:其先齐公子牛之后,《淮南子》有公牛哀,病七日,化为虎”。
《唐牛奘墓志》还称“后稷之苗”,是出土牛氏墓志中唯一提到后稷的。后稷是玄嚣之后,帝舜是昌意之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支系。后稷之说,可能是前人的妄记。
另有1方出土于山西沁县的《唐牛庆墓志》,言称“虞舜之苗裔,牛彩之后也”,也当属帝舜这一支。
可见,壶关沙窟、高平、沁县牛氏都是舜帝或田单的后裔。

二、起源于远古家族传承的牛氏姓源
历史上但凡伟大的人物,受孕乃至出生时都有神异之象。上古时期感天而生、感天受姓、感天成象的传说举不胜举。如周的始祖弃,是帝喾元妃姜嫄踏踩巨人足印而孕生。商的始祖契,是帝喾后妃简狄呑玄鸟之卵而孕生。一个姓氏的始祖,必然也是该姓氏伟大的人物,出现感天赐姓的圣祖,也在常理之中。即使上天如何万能,也还得借腹生子。借何人之腹最为荣耀,作为华夏子孙,当然是黄帝夫人。这样说来,牛氏仍然是黄帝之后裔。

(三)因生赐姓
这一支是黄帝之苗、房泉感天、因生赐姓,该类墓志中所提及的主要始祖是黄帝。这一说法主要出现在壶关城关出土的牛氏墓志中,有关记述如下:
①《唐牛进墓志》(唐景云三年即712年葬):皇帝之苗胄,陇西牛龙之后胤。昔房泉禀气受孕,云中灵显于前,经胄裔光于后。
②《唐牛徵墓志》(唐开元十三年即725年葬):陇西狄道人也。五代祖金,晋永嘉上党太守。况复面影房泉,下□□之灵疋。分枝陇右,扬狄道之嘉声。铭云:房川命氏,狄道人伦。
③《唐牛义备墓志》(唐天宝十五载即756年合葬):昔皇帝与夫人游房泉,感天牛而生子,遂命之氏。累代封为陇西公。洎裔子弘,为上党守,今其后也。五行启运,六甲受图。
表述最多的关键词是房泉、受孕、命氏,表述最为清晰的是《唐牛义备墓志》,通俗地说,就是牛氏是黄帝夫妇在房泉之地,感天牛而受孕,生子而得姓。把牛氏鼻祖,直接上溯至黄帝。
而唐先天元年葬于壶关沙窟村的《唐牛儒墓志》,也有同类描述:“房泉命氏,狄道人伦”。这无意中道出了壶关牛氏本属一脉的渊源。还有2方墓志的描述更为简略,一是隋大业九年即613年葬于洛阳的《隋牛谅墓志》表述为“因生赐姓”,二是唐大和七年即833年葬于潞州府城的《唐牛谦墓志》,则表述为“赐姓因生”。

(四)成象命氏
这一支是黄帝之苗、清阳之裔、成象命氏。该类墓志中所提及的主要始祖有黄帝、玄嚣(清阳)。
①周证圣元年即695年葬于高平的《周牛濬墓志》:皇帝之苗,清阳之裔。若乃灵彰左手,字显牵牛,表异天文、因兹命氏。
意思是说,牛氏先祖出生时,在其左手上呈现了“牵牛”星之天象,遂以牛为氏。
类似说法,在壶关城东出土的牛氏墓志中表述的较为集中:
②《唐牛感墓志》(唐永淳二年即683年葬):皇帝之苗裔,陇西牛龙之胤孙。玄图列象,灵源彰婺女之晖。
③《唐牛庙墓志》(唐长安三年即703年葬):粤若飞龙构象,乾德配乎;君临牝马含贞,坤元繋乎。
④《唐牛景墓志》(唐神龙二年即706年葬):陇西狄道人也。远祖弘,后赵明帝时为上党太守,子孙因即家焉。在天成象,已彰牛女之星。于地成形,又著牛山之镇。
⑤《唐牛景墓志》(唐天宝三年即744年合葬):陇西人也。其先黄帝之后,为汉秘书大监牛弘之胤绪。自龙图受命之主,树蕃屏于天隅。龟书赞德之君,列股肱于地角。
该组墓志表述最多的主题词是玄图、龙图、列象、构象、成象、牵牛、牛女、婺女。即先祖左手上的图象是牵牛之星。如《唐牛景墓志》不言“牵牛”而言“牛女”之星,而《唐牛感墓志》不言“牵牛”而言“织女”,以“婺女”借指织女,都可理解为是“字显牵牛”的另一种表达。《唐牛景墓志》则将上天成象称之为 “龙图受命”。
成象命氏说,也可以说是因生赐姓说的另一个版本。

综上所述,牛氏姓源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但这四种姓源信息,交叉穿梭、互为影响。家族传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靠一代一代口头传承,因此流变的可能性最大。就拿壶关沙窟牛氏来说,其主流传说是田单之胤,但同一墓区《唐牛奘墓志》又言后稷之后,前后矛盾、世系混乱;再者牛金本从“得姓牛父”之说,而沙窟“牛金之后”又从“田单之胤”说,也矛盾丛生;壶关沙窟牛氏与城关牛氏本是两个姓源,但沙窟《唐牛儒墓志》却持因生赐姓之说,隐约披露着两个家族的渊源;而同是壶关城关牛氏,神话传说却有两个版本。可以说,同一家族多种信息的叠加,是家族间传说互相影响的结果。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再比如,笔者在甘肃灵台牛僧孺故乡实地考察时,当地牛国栋宗亲曾言,小时候过清明节时,父祖总带着他们到牛村祭扫牛僧孺墓,貌似他们就是牛僧孺的后代,但当问到还有什么说法时,却说传说是从洪洞大槐树迁来的。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明初洪洞迁民的广泛影响,非洪洞迁民的后裔,也会受周边洪洞迁民传说的影响,进而走向心理趋同。
无论哪种姓源,牛氏都是黄帝之后。这正是中国人追根寻源、攀龙附凤的特殊文化现象,更体现了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文化认同。



唐宋时期上党出土牛氏墓志
(牛建东制表)
 

序号 墓志名称 墓葬年代 葬    地 始祖 郡  望 姓  源
壶关沙窟牛氏          
1 唐牛康墓志 唐总章02年(669) 壶关沙窟西南2里 陇西狄道 黄帝苗裔
2 唐牛崇墓志 唐上元03年(676) 壶关沙窟西南1里 -   季叶之胤
3 周牛善墓志 周天授02年(691) 壶关沙窟西南2里 陇西城纪 黄帝苗裔
4 周牛遇墓志 周神功02年(698) 壶关沙窟西南2里 陇西狄道 黄帝苗裔
5 唐牛儒墓志 唐先天01年(712) 壶关沙窟南2里 - 陇西狄道 受氏太昊房泉命氏
狄道人伦
6 唐牛君墓志 唐先天02年(713) 壶关沙窟西南2里 陇西狄道  
7 唐牛奘墓志 唐开元12年(724) 壶关城东南25里 陇西狄道 后稷之苗即墨之功
8 唐牛荣墓志 唐开元12年(724) 壶关沙窟西1里 陇西郡  
9 唐牛英墓志 唐开元12年(724) 壶关城南20里 陇西郡  
10 唐牛祥墓志 唐开元19年(731) 壶关城南20里 陇西郡 帝舜苗裔
陈胡公胤
11 唐牛义墓志 唐天宝06年(747) 上党县东南60里 陇西郡  
12 唐牛怀敬墓志 唐天宝11年(752) 壶关沙窟西南2里 - 陇西郡  
13 唐牛贞墓志 唐天宝13年(754) 壶关沙窟西南2里 - 陇西郡  
14 宋牛真墓志 宋大祥01年(1008) 壶关沙窟西南2里 陇西郡  
壶关城关墓志          
15 唐牛感墓志 唐永淳02年(683) 壶关城东北5里 陇西郡 皇帝苗裔玄图列象婺女之晖
16 周牛庙墓志 周长安03年(703) 壶关城东3里 - 陇西狄道 飞龙构象
17 唐牛景墓志 唐神龙02年(706) 壶关城东3里 陇西狄道 牛女之星
18 唐牛进墓志 唐景云03年(712) 壶关城东南5里 陇西郡 黄帝苗冑
房泉受孕
19 唐牛徴墓志 唐开元13年(725) 壶关城西北2里 陇西狄道 面影房泉房川命氏狄道人伦
20 唐牛景墓志 唐天宝03年(744) 壶关城东5里 陇西郡 黄帝之后龙图受命
21 唐牛智墓志 唐天宝04年(745) 壶关东北3里 - 陇西郡 发乎商初
22 唐牛义备墓志 唐天宝15年(756) 壶关城东南3里 陇西郡 房泉受孕感天命氏
23 唐牛敬福墓志 唐永泰02年(766) 壶关某村东南3里 - 陇西郡  
长治市郊牛氏          
24 唐牛艺墓志 唐显庆05年(660) 上党城南5里 陇西狄道 黄帝苗裔
25 唐牛宝墓志 唐永淳01年(682) 上党县西10里 - 陇西狄道  
26 唐牛玄墓志 唐开元18年(730) (上党)县西南3里 陇西狄道 宋司寇绪
27 唐牛进墓志 唐长庆04年(824) 上党西南5里 - 陇西郡  
28 唐牛鸾墓志 唐宝历02年(826) 府西南太平乡冯村 仙客 陇西郡 宋司寇后
29 唐牛谦墓志 唐大和07年(833) 潞府城西南3里 - 陇西郡 赐姓因生
30 唐牛氏妻墓志 唐大中10年(856) 城西南5里(赵氏) -    
31 唐牛光进妻墓志 唐咸通03年(862) 府城西南(秦氏) - 陇西郡  
32 唐牛曾妻墓志 唐咸通10年(869) 府城西南3里(胡氏) - 陇西郡  
33 唐牛延宗墓志 唐乾符04年(877) 州城西南3里 - 陇西郡 宋司寇胤
34 后晋牛崇墓志 后晋天复03年(937) 城西南7里 - 陇西郡 宋司寇胤
35 后周牛则墓志 后周显德01年(954) 府西南3里 - 陇西郡  
36 宋牛赟墓志 宋建隆01年(960) 城西南5里 - 陇西郡 轩辕苗裔高辛胤绪
37 宋牛安墓志 宋淳化01年(990) 府城西约5里 - 陇西郡  
38 宋牛珂墓志 宋至和01年(1054) 府西7里 -   粵自周室?及漢庭
潞城牛氏          
39 周牛高墓志 周万通01年(696) 潞城县北40里 陇西郡  
40 宋牛章墓志 宋建隆01年(960) 潞城盖井乡禅窟村弘信里西南 - 陇西郡 颛顼苗裔皋陶胤绪老君子孙
41 宋牛僅墓志 宋淳化01年(990) 潞城盖井乡孝文里三池村 - 陇西郡 三皇之胤五帝宗枝
42 宋牛进墓志 宋至道01年(995) 潞城盖井乡禅窟村弘信里村西2里 - 陇西郡  
高平牛氏     -    
43 唐牛君彦墓志 唐亁封02年(667) 长平伞盖村东北1里 - 陇西郡 帝舜苗裔陈胡公后
44 周牛濬墓志 周证圣01年(695) 高平城南3里 - 陇西郡 手有星文囙兹命氏
45 唐牛守墓志 唐天宝03年(744) 长平村西2里 - 陇西郡 帝舜苗裔陈胡公后田单之胤
上党其它牛氏     -    
46 唐牛华墓志 唐元和11年(816) 长子丹朱城东北15里 - 陇西郡  
47 唐牛庆墓志 唐咸通12年(871) 沁县乱柳店东南5里 陇西郡 虞舜苗裔
牛彩之后
48 后周牛洪实墓志 后周广顺01年(951) 泽州西北约3里 - 陇西郡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